乡村逸事 (一)
“这邬老太太还能活几年?她怎么也不找个传人呀?” “说也是,她要是撒手走了,往后孩子们再惊吓着可怎么办?” “也是这么回事,唉——!” 街头老槐树下,几个乘凉的老太太见一个抱小孩的年轻母亲从邬老太太家里出来,不由得有感而发地嘀咕起来…… 其实,如今靠孙女养活的邬老太太虽说已是举步维艰的八旬老人了,她的生老病死和旁人离着十万八千里呢,可人们为什么会对她的存在与否表现出如此的关心呢?醋酸盐咸,自有因果呢。 早几年,已经弯腰了的邬老太太还能背上筐子打点儿猪菜、到地里捡点儿遗落下的粮食什么的。自打去年春天害了一场大病以后,她那风烛残年的身子骨便一天比一天不济,拐着一双小脚儿,走不了几步路就喘得接不上气儿来。去年冬天又得了半身不遂,如今连炕都下不来了。 这几年,人们都在想辙怎么发家呢,奔波劳碌了一天,人们谁还能想得起来连门槛儿也迈不动了的邬老太太呢?偶尔能想起她的,也是那些上了年岁,时下正带着孙子或重孙子的老太太们了。她们关心邬老太太的最直接起因,则是因为自己身边有个为莫明原由而啼哭不不止的小孙子们;往近了说,几十年相濡以沫的质朴乡情,总有那么一点儿情缘割舍不下吧。 邬老太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为人“招魂”的仙术的?我为此考证过,也走访过诸如我母亲这般年纪的好几位老人,她们都说记不太清楚了,只大致给我提供了一个很是模糊的时间:“大概是日本投降那年就开始了吧?” 夜深了,无论大人怎么哄劝,抱在怀里那个还没有言语功能的小孩子就是啼哭个没完:咂头塞嘴里他给你吐出来,抱着在屋地上走溜还是无济于事。最让人看着难受和揪心的是,一个屁嘛不懂的小孩子要是阖着眼咧咧大人还不觉得怎样,几个月大的孩子要是在深更半夜大睁着眼睛哭,一边儿哭,还一边四下里转着眼仁儿踅摸,你说瘆得慌不瘆得慌?有时把大人的头发根儿都哭得立起来了,那心里还能不发毛?再说,白天在生产队里累了一天了,困得低了耷拉找不着东南西北的大人让孩子哭得睡不着觉,你说心里烦不烦?挨到天亮,抱孩子到大队的赤脚医生那里儿看看,一试表,不烧不烫不冷不热;撩起小孩子的屁股帘儿瞅瞅,干干净净的也不拉稀闹肚,于是那位赤脚医生也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。胡乱给点儿吃不坏也治不了病的药拿回去灌了,到了夜里,小孩子一如昨夜,还是照哭不误。 第三天早上,对门儿的婆婆隔着着门帘儿就对儿媳妇说了:“狗子是不是给什么吓着了?明儿早起抱着他让村西的邬二奶奶给看看去!”年轻人心里不信鬼儿了神的,但不管你信还是不信,烦得你睡不好觉是真的。于是,怀着有枣儿没枣儿打一杆子再说的自慰心理,抱着闹了两宵的孩子便去了邬老太太家。 邬老太太家和我家住挨山儿,连两家房子的山沟都是抹在一起的。邬老太太唯一的一个孙女小玲儿大我两岁,由于她上学晚又蹲了一班,于是我们就成了同班同学。 近水楼台。远亲不如近邻。平时我和小玲儿出入两家像走平地似的,出这门口儿放的屁,裆里的臭味儿还没抖落干净呢,就迈脚进了那家的门。 那时我还小,又常和小玲儿一起玩儿家家或是写作业什么的,就成了她们家踢破门槛子的常客。所以,赶上邬老太太正在施法驱邪时也不避讳我,她的每一个动作乃至全套本事全都一览无余地被我收进了眼里。有时,看着入定的邬老太太给小孩儿们招魂驱魔时的那个虔诚劲儿,天真的我禁不住也想,兴许她真的能把人漂泊出去的灵魂给拽回来吧? 我遇上过好多次,当年轻的母亲把自己的小孩子抱进了屋,马上会说:“二奶奶,您给看看,我们家孩子是不是给吓着了?”于是,邬老太太就说:“抱过来我瞧瞧。”等年轻的母亲把小孩子抱到了跟前儿,她那满是青筋突起的一只老手就伸了出来,一路直奔小孩子的耳朵摸去…… 2002年8月10日初稿 2013年2月15日三稿 |
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